鼓楼实验中学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百科
鼓实 • 孙汉洲校长家教论坛:《孔子教做人》第二十讲

作者:glsyxx 发布时间:18-02-08

文质彬彬成君子

        一个人,怎样才能被冠以君子这样美好的名声呢?

       首先,他必须具备美好的道德与高尚的情操,此为“质”;但仅仅有质是不够的,孔子认为,文与质紧密联系,互为表里。一个人既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要拥有美好的言行仪态,这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

 

    “文”与“质”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这是个牵涉美学的问题。孔子认为“文”与“质”联系紧密,互相依存,它们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他的学生认为,去掉“文采”犹如去掉虎豹皮上的花纹,虎豹皮上的花纹一旦去掉,便与犬羊的皮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够做到文质彬彬,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文质彬彬”,是孔子美学上一个有价值的命题。它从人的存在问题切入,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个体的社会性存在同人类文明发展相称的形式中的完满实现”(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孔子说的“文”,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外在的言行仪态方面的要求。一个人说话作文文采斐然,仪态优雅文明,这就可以称为“文”了。而“质”,孔子认为,“君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很明显,“质”是指人内在的美好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只有具有美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又具有文采斐然的语言、优雅文明的仪态、杰出的才能,才能称得上君子。

        可是,这样的君子在人群中的比例极小极小。不过,不多不等于没有。周恩来,不是君子的典型吗?他的“文”,众所周知,不仅仪态文雅,风度翩翩,有才有识,善辩能言,而且内在修养深厚,德高如山。他的文美,质更美。他大公无私,不居功,不自傲,顾全大局,忍辱求全,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为了支撑危局,呕心沥血,死而后已。他心胸开阔,唯独不为自己考虑。他用言行为“文质彬彬”作了注脚。

        文质彬彬的君子为什么少呢?这与教育不无关系。中国的封建社会,教育的面太窄,绝大多数人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往往“质胜文”。少数人读了书,却是为了做官,在这种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往往忽视了质而重视文,结果流于轻浮。

        我们今天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避免以前教育的片面性,文质并重。从美学的角度去培育新人。目前,我国正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天公已经抖擞,文质彬彬的人才指日可降!   

 

 

【原文】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译文】

        孔子说:“朴质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朴质就显得轻浮。文采与朴质相宜,才算得上真正的君子。”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品质好就行了,何必要讲究文采呢?”子贡说:“可惜呀!你这样解释君子!把话说错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和本质同样重要,本质和文采也如此。如果把虎豹皮的花纹去掉,不是和犬羊的皮一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