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实验中学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百科
鼓实 • 孙汉洲校长家教论坛:《孔子教做人》第十九讲

作者:glsyxx 发布时间:18-02-08

多一点自知之明

        你最陌生的人是谁?就是你自己。你对别人的优缺点也许洞若观火,对自己的优缺点则往往浑然不觉。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不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然而有人一旦当了官,便仿佛得了灵药,无所不知,因而无所不问,无所不谈,结果贻笑大方不说,甚至给个人、工作乃至国家带来损失。我奉劝诸君,多一点自知之明,该缄口时且闭嘴。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知识广博,为千古师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很少谈利、命、仁的问题,不谈怪异、暴力、悖乱、神鬼等事情。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些问题,有的是他不愿谈的,如利、暴力、悖乱等;有的是他研究不透,不敢妄谈的,如命、仁、怪异、神鬼等。我们说,不愿谈另当别论;不妄谈,便说明孔子有自知之明。

        浩渺宇宙,奥妙无穷。人类已有的知识,难以穷其一隅。作为一个人,无论你知识多么丰富,面对奥秘无穷的世界,也显得贫乏。其实,别说面对世界,你就是在人类知识宝库面前,一个人的知识也是不满升斗的。这个道理,说起来人人都懂,但是,在实践中却有些人不懂了。国民党时期的山东军阀韩复榘便是如此。一次,他视察学校,看众多学生争夺一个篮球,便训斥校长:“叫这么多人抢一个球,不丢人吗?为什么不一人给他一个?”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鲜见。有些人,干过一两件聪明的事,成了名,成了家,结果就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偏有一班“追星族”宠着他,什么事都请他参加。于是乎,某歌星(实际文化初中肄业)大谈起“知识经济”,某“笑星”大谈政治改革。特别是那靠两篇小说出了名的人更不得了,天文地理、人事鬼事,无所不谈,无所不论。实际上,这些人对所谈领域一知半解,信口雌黄,令人啼笑皆非。其实,即使是同一领域的知识,也还有门类之分,一个人所精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以文学而论,某人或精小说,或精诗歌,或精戏剧,多面手极其罕见。以教育而论,某人往往于所教学科有专长,对其他学科则很难精通。可是,由于领域相同,最使人容易失去自知之明。譬如一个人教语文出身,日积月累成了专家,后来有幸被提拔当了校长,他认为自己一通百通,数、理、化、史、地、生、外什么课都听,听过以后便评头品足。其实,隔行如隔山,说话难免多有不中肯的地方。授课人听了,不便反驳,但背地却颇有微词。本来,人们对这个专家还是很尊重的,但时间一长,便不屑一顾了。

 

        历史上,不乏大名鼎鼎的文人学士由于缺乏某方面的专业知识而闹笑话的事例。王安石与欧阳修之间的一则轶事,颇能说明问题:

        王安石、欧阳修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俩在菊花的花瓣掉落不掉落的问题上,曾发生过一场争论。

        一次,王安石想写一首题为《残菊》的诗,开头两句说:“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看见了,说:“百花都落,独有菊花不落,是枯干在枝头上的。”他并且带着嘲讽的口吻,接着吟了两句:“秋花不落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很不服气,说:“欧阳修真是不学习,屈原的长诗《离骚》里有‘晚上吃秋菊的落花’的句子,难道没看见吗?”

        菊花到底掉瓣还是不掉瓣呢?也就是说,他们两人谁说对了,准说错了呢?

        若想判明是非,还是听听种菊花的人的话吧!宋代有个人叫史正志,他很爱养菊花,还写过一本《史老圃菊谱》,专门介绍菊花的品种和培育方法。他说:“菊花本来有落瓣和不落瓣的两种,凡花瓣盛密的就不落,盛开后,浅黄的转白,白的转红,枯萎在枝子上。花瓣稀疏的落,盛开后,赶上风雨,就飘落满地。”这样看来,欧阳修只知菊花有不落瓣的,不知菊花有落瓣的,知识就不全面,却以片面的知识去嘲笑王安石,是犯了知识性的错误。

        那么王安石就完全对了吗?不然,他也犯了知识性的错误。他知道菊花有落瓣和不落瓣的两种,这自然是对的,但他反驳欧阳修时,引用《离骚》的诗句做根据,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屈原的诗句“夕餐秋菊之落英”里的“落英”两字,不是“落花”。那个“落”字,不当“掉落”讲,而是“开始”的意思。即是说,屈原的诗句是说“晚上吃秋菊刚刚长出的花”。王安石错误地理解了屈原的诗句,根据这个错误的理解来写诗,自然也不确切了。当时,王安石如果不引证屈原的诗句来反驳,而是说:“我就看见过风雨打落的菊花瓣儿”。那么,他就完全正确了。

        在菊花落瓣的问题上,王安石、欧阳修都错了,闹出了笑话。因此史正志对他俩都提出了批评,他说:“欧阳修、王安石二位的文章都很精彩,受到人们的称赞。他俩相互嘲笑,却都不正确。他们对花草的常识都有不全了解的地方。”

        我们提倡大家学学孔子,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认为自己一能百能,到处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这样做,降低自己威信是小事,有时还会给整个单位、民族、国家带来损失!

        如果我们每个人多一点自知之明,人类智慧的天空便会多一片星云!

【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利、命和仁的问题。

        孔子不谈怪异、暴力、悖乱、神鬼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