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实验中学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百科
鼓实 • 孙汉洲校长家教论坛:《孔子教做人》第五讲

作者:glsyxx 发布时间:17-11-28

第五讲 有错内心要自

        什么是自讼?“吾日三省吾身”,便是自讼。对待生活,对待自我的态度常常能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与其所能达到的境界,自讼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最佳途径

    人类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我一个智者必定是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懂得怎样控制自我的人。达到这个境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热衷于自我修养的人们,请从自讼开始吧。

        孔子提倡“自”。他说:“算了罢,我还没有发现一个人有了错误就自讼的。”所谓自,就是自己发现自己有过错而能够自我责备,自我反省。“自”,是人们提高自我修养的极佳手段,也是人们的修养臻于佳境的标志。因其难,孔子才感叹其“未见”。但我们说,因其难,我们才应追求,不懈地追求。我们应把“自”作为修养的高标,鼓励人们去追求,去实现。

        其实孔子的学生曾参就是一个善于自讼者。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看!曾参每天都就三个方面问题多次反省,生怕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书没有好好温习!或许因为他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其“自”的美德没有被孔子发现吧。

        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自。一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犯错误。如能定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审查,有错误便进行“自”,那么就能不断修正错误,发扬优点,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前进。反之,不能经常自,一意孤行,往往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陷入泥潭而不可自拔。历史上的项羽就是这样。项羽多勇寡谋,不能重赏有功者,不能重用有能者。他不能自,刚愎自用,弄得众叛亲离,自刎乌江!可惜的是他至死不悟,认为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对此,司马迁有一段议论:“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项羽式的人物也不少。他们缺少“自”的素质,凡事都向外部找原因,结果往往陷入误区。例如:一个人评先进、评优、评职称未能如愿,认为领导有眼不识泰山,同事有意跟他过不去,很少有人自我反省,分析自己的不足。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不佳,其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多数家长会简单归结为孩子不努力,功夫没下到。也有些单位领导,单位取得成绩,便归结为自己的决策英明,领导有方;单位出了问题,便归结于下属无能或工作不力。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也存在这种现象。例如,某个班级考试成绩的高低,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学校领导却往往简单归结为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优劣。上述这些现象,给个人、集体乃至国家都会带来莫大的损失。

        现在,党和政府要求干部廉洁自律。其实,要做到自律,首先要做到自,不能自,不认为自己有错,何谈自律?

        教育部门应该把学生“自”素质的培养纳入培养目标,使我们未来的新一代公民具备“自”的品质和能力,使孔子的“在天之灵”终止浩叹。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还没有见过发觉自己错误就在内心自我责备的人。”